1. <ol id="j4qaj"></ol>

        <th id="j4qaj"></th><object id="j4qaj"></object>
        手機臺
        抖音
        微信
        app
        酉州村莊志┃大湖古渡 寶劍天成
        發布時間:2023-09-22 信息來源:字體: 【

        酉陽古州,山川形勝。鐘靈毓秀,人杰地靈。

        村寨美景.jpg

        村寨美景

        圓梁山從湖北來鳳發端,橫亙南北,巍峨綿延,直抵酉陽州府,為烏江沅江分水嶺。其東麓之水,大多匯酉水至沅江,注洞庭,匯長江;其西麓之水,從大坂營經酉陽木葉、毛壩、黑水,在黔江過馬喇、金洞,入峽腳,在阿蓬江鎮兩河口與濯水相匯,改河為江,稱之阿蓬。阿蓬江穿越神龜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龔灘與來自貴州的烏江清濁混沌,匯長江,最終與沅江殊途同歸,東入大海。

        圓梁山北麓有一條山脈,從毛壩苦草、天倉一帶發脈,以天龍下山之勢,經鵝公嶺、五蓋,向一圓形土堡——“廟堡”撲面而來,當地村民謂之“下山龍”;另一脈則從大湖起勢,由南向北拔地而起,從寶劍順勢而上,前往廟堡,與“下山龍”針鋒相對,當地人謂為“上山龍”。二龍相逐相爭相融相戲相比,各不相讓,形成“二龍搶寶”之勢?!岸垺敝阌纱硕鴣?。

        山間飛瀑.jpg

        山間飛瀑

        地勢最低的大湖位于細沙河畔,與原名為“草壩場”的金洞早化遙遙相對,自古為黔江酉陽往來之津渡。古之津渡,分為官渡與義渡。官渡為官方雇人擺渡,兩岸居民過往,大多不收銀錢。義渡為民間捐資發起,無官方發放餉銀,渡河時對生人收費,對近處過往人員一般也不取分文。若是小孩定會隨口問是“那屋”的,得知名姓,往往大笑幾聲,給孩子講相互關系,彼此感情,有時還會塞上面食果餅,讓小孩叫上公伯叔哥或嘎嘎舅舅、表公姑爺的。每到枯水之際,過往可走跳蹬,船老板便往來兩岸人戶,收取谷物、粟米等物,用作修船之資及往來擺渡之用,謂為“打河糧”。

        1936年1月2日,大湖迎來了一批特殊人群要求擺渡,原來是紅十八軍由師長張振坤所率領的紅十八師。為掩護紅二、六軍團東進湘西,加快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進程,1935年12月中旬從湖南龍山招頭寨出發,經興隆、木葉細沙入嘛喇,入黔江草壩場,轉戰黑水、大泉、大白巖等地,在革命歷史上,留下了不可或缺的一筆。

        雪景.jpg

        雪景

        大湖為細沙河畔重要津渡,歷史久遠,又有紅色歷史,且風光秀美;二龍面廣人多,且為當時全縣重要的烤煙生產基地,聲名在外。為何在撤區并鄉建鎮時,大湖、寶劍、二龍合并時卻以“寶劍”命名呢?

        這源于當地有一件文物,它大有來頭——就是有名的“寶劍碑”。

        古代碑刻.jpg

        古代碑刻

        清道光十年,為加強地方治理,彪炳工部尚書監察御史總督四川邊等地方軍務兼糧餉管事一等果勇侯楊芳等人功績,由鄉紳鄒洪海發起,眾人捐資,在當地立下“德佩甘棠碑”,以此“告示安民”。

        鐫刻時,工匠見碑板有一化石(中華角石),形如寶劍,節節向上,向左上方斜刺,認為此為天意,乃大清一等果勇侯楊芳所持尚方寶劍化身,有先斬后奏的神奇力量,遂在相應位置繪以劍柄等裝飾,并以御賜“尚方寶劍”之名予以告示:“嚴禁傳呈鋪堂等項陋規,以肅△△功令,而祛民眾事照,得安民之道”等字樣,兩邊有對聯一副“澤沛蒼生通都大邑明舜地,恩覃黎民海噬山陬樂堯天?!币虮溺澘套舟E年代久遠,殘泐不少,但聯系上下文義,內容大概可以辨別。大意為嚴禁官差衙役及子弟親屬等,不可與訟棍等卑鄙小人一道貪贓枉法,向犯人及軟懦之人索財要貨,否則一律視為分肥營私,嚴懲不貸。

        此碑為縣級文物,彰顯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的法治精神。為此,在當地群眾的強烈要求下,在村寨更名時,當地政府經民政部門同意,將大溪村更名為“寶劍碑村”,后演化為“寶劍村”。

        歷史的煙塵漸行漸遠,鄉村振興的春風鋪滿神州大地,今日寶劍已滄桑巨變,面目一新,河清海晏,一享太平——

        5000萬的飲水工程,將平地壩雙溪響水洞水庫之水引入千家萬戶,讓“背水巖”成為記憶;黑玉米、黑豬、黑山羊、黑雞、黑玉米、黑土豆、黑花生及蜂糖李等農產品銷路暢通,鼓了農民的腰包;密如蛛網的公路,讓渡口的船老板改行,做起了送貨上門的生意,閑暇時輕舟慢棹,釣幾桿魚,架上鍋,生起火,剖了魚,著了油,舀兩瓢細沙水,下鹽一煮,此時河面澄澈,兩岸碧綠,舢板悠悠,裊裊微風,或在湖面上獨酌,或與他人對飲,有“行舟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

        湖光山色.jpg

        湖光山色

        叫來船老板,上了舢板船。娓娓道來的是渡口兩岸酉陽黔江之間的交往,寶劍碑的來歷,二龍搶寶爭斗的傳奇……將腳探入水里,抬頭一看,有“頭仰峽高千仞,腳探水深百尺”“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的豁達豪邁。

        舟系河干,攀援峭壁,追尋猴蹤。一時峽谷間猴群聲音凄厲,樹枝搖晃,猿猱扶老攜幼,呼朋引伴,林間競逐,攀援遠遁。

        若迎著山澗飛瀑徒手攀爬至高處時,眼見怪石嵯峨,洞穴奇特,奇樹橫生,險灘浪急,碧波如翠。飛艇穿行于峽口,舢板慢搖于湖面。魚翔于淺底,蝶戲于花叢;耳聞蟬噪于林間,鳥鳴于幽谷,蛙鼓于溪內,蟲吟于草堆;國家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熊正祿的“啊啦調”空谷傳響,當地退休干部胡日考和鄭石匠等人的“拗巖號”調子鏗鏘;觀沙灘上泳者云集,聽溫泉里人聲嬉鬧,看美人瀑游人如織,見皮筏艇順水漂流,垂釣者自行其樂。

        峽谷仰望,日月經行于穿洞;登臨山頂,星漢燦爛于天宇。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的感覺,頓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

        下山上船,離船上岸,無人機飛凌峽谷,高空逡巡,遠眺俯瞰,只見崇山峻嶺,大開大合,細沙河碧如翡翠,將黔江酉陽隔離開來,河面、湖面、庫區一座座虹橋飛架,讓沿河兩岸往來不斷。

        古渡悠悠,古道蜿蜒。大溪故地,寶劍一碑,果勇侯楊芳德佩甘棠,普法安民,功德無量。端公坪上,三支陰劍救師傅的故事耐人尋味。

        離開大湖,乘坐渡船往黔江方向,擺渡老者竹篙輕點,水珠成串,輕舟慢棹,在湖面劃出陣陣波紋,擴展消散;太陽斜于山坳,紅光射入云霞,落日余暉,色彩斑斕,湖面澄澈碧綠,田疇晦明變化。稍暮,風嗖嗖兮涌于穿洞,月朗朗兮映于崖壁,湖面微波起伏,好一幅山明水秀、河清海晏的壯美畫卷。

        作者:汪登平

        坐標:黑水鎮寶劍村


        66966
        評論區
        共0條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了!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號:新出網證渝字00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渝網信許可證編號232013005
        Copyright ? 渝ICP備13002664號-1       渝公網安備 50024202000105號
        酉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Copyright ? yyxw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酉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酉陽新聞網
        分享到:  
        91看片婬黄大片,91狼友社国产在线观看,91老肥熟妇专区,91老肥熟女国产,91老妈熟女精品
          1. <ol id="j4qaj"></ol>

              <th id="j4qaj"></th><object id="j4qaj"></object>
              Produced By CMS 網站群內容管理系統 publishdate:2023-10-31 17: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