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為期4天的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在成都落下帷幕。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幻大咖、科幻迷、科幻產業代表,以及前沿科技領域研究者,展開了一場思想盛宴。世界科幻大會,歷來被譽為“向今天透露未來信息”的聚會,此次盛會傳遞了哪些信息,中國科幻熱背后有何時代邏輯?成渝聯動,兩地又將上演怎樣的科幻產業“雙城記”?首先,我們一起走進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現場。
理想照進現實
中國科幻的“星辰大?!?/p>
10月21日晚,備受矚目的2023雨果獎在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上揭曉。來自中國的“90后”作家海漄從“60后”的劉慈欣手中接過了雨果獎獎杯。憑借小說《時空畫師》,他成為繼劉慈欣、郝景芳之后第三位獲得雨果獎作品獎的中國科幻作家。
海漄在獲獎感言中提到:“在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故鄉的書店就在我腦海中搭建了一個屬于我個人的曲徑通幽的私人花園,在這個花園里面,科幻是其中最美麗的風景?!?/p>
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聯合主席本·亞洛表示,人們已經看到一個持續的趨勢,那就是有越來越多有趣的科幻作品來自中國。
由世界科幻協會主辦的世界科幻大會始創于1939年,為紀念“科幻雜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每年的大會都會頒發雨果獎,這一獎項也被被譽為“科幻界的諾貝爾獎”。
從劉慈欣、郝景芳到海漄,從“60后”到“90后”,我們相信更多的“劉慈欣”、“海漄”也在路上。中國近年來科幻日益升溫,成因為何?電影《流浪地球》導演郭帆說過這樣一番話,他說,一方面,經濟發展提供了足夠大的文化消費市場,為科幻產業帶來難得的條件和機遇。另一方面,科技進步為科幻文藝的傳播和接受提供了現實依據。比如,觀眾在大銀幕上看到中國航天員身著航天服,在空間站出艙行走,會自然信服而不感到違和。真實世界跟影像世界是有必然聯系的??苹脽?,也正是中國社會進步的一種時代共振。
再回到重慶,還有一個小細節,被稱為“站在科幻之巔”的小說《三體》正式出版的第一個版本,也是市面上銷售量最大的一版,就是由重慶出版社出版的。近年來,重慶本土科幻力量也在加速崛起,我們再來走近這個創作群體。
挖掘重慶科幻氣質
“賽博朋克”第一城
近年來,重慶籍科幻作家日益涌現。蕭星寒,獲第一屆中國科幻電影原石獎;楊穎,獲中國百花獎科幻文學獎;羅琳,獲華語星云獎……在他們的筆下,重慶成為最重要的創作靈感和源泉。
科幻作家蕭星寒說:“重慶一直被稱為‘8D’魔幻城市,她的立體結構是其他城市所沒有的,是‘賽博朋克’風格,我的一部作品把沙坪壩高鐵站作為故事的發生地,在小說里我把高鐵站描寫為地下三層,但等到沙坪壩高鐵站真正修好之后,地下居然有七層,它已經超出了我的想象?!?/p>
以《重慶迷城》摘得第十二屆華語科幻星云獎長篇小說銀獎的作家羅琳表示,寫這本書是她再認識重慶的一個過程,重慶被認為是“賽博朋克”、令人感覺非常好的城市,這也是她為什么著眼重慶城市科幻氣質挖掘的原因。當一個國家以科技發展為主要目標,不斷地讓民眾的科學素養提高,讓科技發展增快的時候,必然地在文學創作上就有一個相應的關系呈現。
山城重慶以“8D魔幻之城”著稱,街巷橫縱交錯,建筑層疊起伏,交通四通八達,都給科幻創作注入了立體感和豐富的想象力。而在幾位重慶籍科幻作家口中還有一個詞:賽博朋克。什么是賽博朋克,首先它常常與工業文明、工業風聯系在一起,這也是重慶在山川人文風貌之外,本身制造業、工業的底蘊。同時,賽博朋克還有一個稱謂——“數字朋克”,信息化數字化技術往往構成了創作主題,而數字產業也正是這座城市正在打造的黃金產業,國內最大的科技片場今年就在我市正式落成。
從“拍重慶”到“重慶拍”
國內最大科技片場在渝建成
在永川科技片場,這套虛擬預演系統技術可以帶著演員1秒鐘穿越世界各地的不同場景,而整個攝影棚里,這樣的黑科技還有很多。
作為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數字科技影棚,永川科技片場擁有超大杜比全景聲終混棚、光學動捕棚等行業頂尖配套設施。其中,影棚內搭載的LED虛擬拍攝系統,定制了亞洲最大的弧形LED虛擬拍攝屏,可實現虛擬置景及實時渲染、實時合成、實時預覽。
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副會長尹鴻表示,重慶是電影人特別喜歡來拍片子的地方,這些年重慶在數字產業、數字技術聚集方面,已形成了很好的基礎,所以在重慶來做電影的科創融合也是很好的契機。
地理上的山城山地,未來能否成為中國科幻高地,成渝攜手下,兩地又會上演怎樣的科幻“雙城記”?成都,這些年不斷拓展數字化技術的邊界——拿下50億元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成都造”、電影《流浪地球》中有超過800個特效鏡頭是在成都制作……;而在重慶,這些年,智博會匯聚國際國內的目光,推進數字經濟和衛星互聯網融合的“重慶數創園”今年正式揭牌,或將成為萬億級的產業集群……這些年,眾多省市都在科幻領域搶灘布局,重慶如何抓準機遇?
在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科幻文學委員會委員李廣益看來,重慶依山傍水、空間錯落,經常被稱為“科幻之城”,可以說是得天獨厚。要充分發揮這樣的城市天賦,成就新的城市形象和品牌,還需要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結合起來。重慶正在積極打造的數字產業,可以成為科幻賦能城市建設的抓手。重慶有一批優秀的科幻作家,他們的精彩想象,可以為數字出版、數字閱讀提供高品質內容,也可以成為數字游戲架構虛擬世界的基礎,更可以在數字影視基地變成震撼人心的大片,并帶動相關的休閑娛樂項目、軟硬件開發和設備制造,形成科幻plus這樣一條數字產業鏈。
就在昨天,10月25日,中國載人航天官方發布載人月球車研制進展,重慶大學團隊入圍!可能有市民不知道重慶大學牽頭建設的我國深空探測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它承擔了太空太陽能電站、地外生態系統、太空天梯等等科研任務??茖W幻想,是對未來的某種展望,而在重慶對未來的布局中,這是可期待的圖景,它也將在豐饒的科創土壤,人才聚集和產業創新中日漸清晰。
(第1眼-重慶廣電報道)